相关资讯
职工为何“默许”企业低缴社保?
超过7成的企业未按照职工工资实际核定社保缴费基数,其中3成以上的企业按最低基数缴费。近日,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保高峰论坛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以下简称《社保白皮书》)披露,目前有74.89%的单位缴纳的社保基数不合规。
同样是去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5》中显示,企业参保基数合规率为38.34%,近62%的企业未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这意味着,与上年相比,未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企业比例增加了约一成。
然而,更让人讶异的是,很多职工对此并不在意,有的甚至配合企业一同“做低”缴费基数。企业未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社保,为何会得到一些职工的认同和参与呢?
完全合规单位仅25%
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中国社保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首版《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3》发布,当年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率为30.54%。时隔两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38.34%。尽管从参保及时性、缴费基数上企业社保的合规率在快速提升,但依然有超过六成的企业未合规缴纳社保。
《社保白皮书》调研显示,今年以来,参保基数合规性出现大幅度下滑,从2015年的38.34%下降到2016年的25.11%,降低了13个百分点。
调研分析指出,未合规主要有三种方式:统一按最低下限基数缴纳、按内部分档基数缴纳、按固定工资部分不算奖金。白皮书发布人余清泉介绍,企业在参保及时性、覆盖面上遵守程度较好,但是在基数合规性上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滑,2016年按最低下限基数缴纳情况尤为突出。
对此,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也佐证了上述判断:2015年我国被调查单位人员年均工资为53615元。这意味着,按目前工资28%的职工养老保险费率计算,对应的年缴费数字应分别为15012元。但据人社部年度公报,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职工26219万人(不含已退休人员),当年征缴收入23016亿元,这意味着,参保职工实际的人均年缴费仅为8778元,按28%费率,对应的缴费基数仅为31350元——还不到2015年调查单位年均工资的60%。
部分员工与企业“有默契”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相关政策规定,社保缴费基数核定的基础是职工工资,社保缴费基数主要依据职工上年月均工资,也可以当月或上月工资为基础来核定,其中以前者为多。
按照社保“多缴多得”的原则,员工相关的待遇水平将明显降低。可令人意外的是,现实中,“低缴”未必就不合职工的心意;相反,这可能是企业与职工之间达成的一种默契,而且比例还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对此,有关专家解释,社保缴纳部分,虽然企业负担的是主要部分,但个人也要承担10.5%,再加上“捆绑”在一起的公积金就是17.5%,企业的缴费基数定得低,职工个人缴的钱也少,这就意味着职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可以更多一些,这对缓解他们当前的生活压力有很大帮助。相比于未来收益并不确切的社保缴费,许多职工实际上更看重到手工资。因此对于企业低缴社保,许多职工事实上并不反对。
据记者调查,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中,一个普遍的情况是,职工千方百计减少缴费,过了门槛就不缴了。“低缴社保”成为不少职工的选择。许多自我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往往倾向选择“低缴社保”。很多人自愿配合或者默认企业“做低”社保基数,也就没有后面维权之说了。
农民工和高收入群体低缴更突出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自愿低缴社保的现象在农民工群体和高收入人群中尤其突出。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社保异地转移手续繁复,而高收入人群“做低”社保基数的根本目的是避税。
以上海某传播总监王先生为例,他刚跳槽进入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按照他之前每月税前3万元的收入来计算,每月社保缴纳应该在3000元左右,可他实际缴纳却仅为几百元。
王先生并不讳言,在他到这家单位应聘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就明确告知,社保缴费基数按照5000元/月确定,王先生也乐得接受。
在他看来,社保基数应该是根据上一年度的月均工资计算,缴税则是以扣除社保费之后的工资为标准,虽然他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不会因此承担特别多的社保费;但缴税没有上限,而且收入越高,税率不同,所要支出的税费成倍增长,如果按照5000元的标准计算,扣除社保费和公积金,每月缴纳税收三四百元;倘若按实际收入计算,光税收就得缴纳五六千元;而且税收都要个人承担,他自然不愿意平白无故地失去这部分辛苦所得。因此,像王先生这样的高收入人群为避税实际“做低”的是工资,“做低”社保基数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对于农民工群体而言,尤其是越来越多的跨省市缴纳社保或是异地享受社保待遇的职工来说,社保转移仍是一道门槛。各地政策差异性大,异地支取能否实现,很多人仍持有怀疑,即使全国统筹,社保异地衔接、转移正在逐步推进,其中繁复的手续也让本身忙碌且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群体望而却步,也导致了这个群体不愿意在社保费上投入很多。
社保降费方案逐步落地
对此,有专家认为,低缴社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职工社保负担过重。许多企业更是抱怨,“考虑到五险一金,企业用工成本为一万元,职工到手工资实际只有五六千元”。
另一方面,据专家分析,当下我国针对劳动者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分别设计了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但险种设计繁复导致对同类风险重复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险种基金大量结余,缴费未能得到充分使用。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养老保险以省(区、市)为单位制定缴费政策和领取办法,医疗保险等险种则是地市统筹、分级管理,形成社会保障的逆向转移支付格局,地区间风险平衡能力差,出现部分地区缴费结余而部分地区需要财政补贴的现象,造成资金浪费。
专家认为,从控制、降低缴费率和保质提标几方面发力,当前阶段性降低社保缴费率仍有一定空间,而且不会引起职工福利待遇缩水。
令人欣慰的是,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启动社保新政后,各地社保降费的具体方案正逐步落地。
除了负担过重,目前企业社保还面临着跨地区差异的艰巨挑战。据统计,36%的企业呈现出职工分布全国化趋势,由于社保政策实务的属地差异性,社保经办难度加大。
针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指出,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实现社会保障的地区转移以及提高保障水平是解决当前企业低缴社保的重要措施。如果能实现异地转移,农民工就有动力争取权益。“当务之急,社保应当尽快实现全国统筹,方便职工社保跨省转移,不让职工社保在跨省转移中受到损失,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升社保公信力。”
来源:工人日报